1、月牙泉
月牙泉在甘肃敦煌市西南 5 公里的鸣沙山北麓,从汉朝开始,它就是 “敦煌八景” 之一,因为长得像月牙,所以叫月牙泉,还有 “沙漠第一泉” 的美称。它大概有 100 米长,25 米宽,平均水深 5 米左右,就像沙漠里一颗闪闪发光的明珠,在黄沙里独自亮了千百年。
早在汉代,月牙泉就已经存在了,古代人都觉得它是沙漠里的奇迹,吸引着来来往往的商人和旅人。唐代的时候,月牙泉周边还修了庙宇,那时候香火特别旺,成了敦煌地区重要的宗教和文化胜地。千百年来,它一直是敦煌文化不能缺少的一部分,看着丝绸之路从热闹变得冷清。月牙泉四周都是金色的沙丘,形成了沙泉在一起的独特景观。这里风景美得像在梦里一样,还有传说中的铁背鱼和七星草。微风一吹,沙子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,就像在唱歌。到了日落的时候,金色的阳光照在沙丘和泉水上,光影交错,漂亮极了。
在古代丝绸之路特别兴旺的时候,月牙泉周边热闹得不行,骆驼的铃铛声不断,商队一个接一个。那时候,月牙泉不但是旅人的生命之泉,还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地方。好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诗篇,它的美景也越来越有名。但是现在麻烦大了,敦煌地区气候干旱,下雨特别少,再加上人口变多,经济发展,用水需求大大增加,地下水位一直下降,月牙泉的补水变少了,平均每年水位下降得很明显。同时,鸣沙山还在慢慢移动,不断侵占月牙泉的周边区域,这汪清泉眼看着就要被沙山给埋了。
2、丽江泸沽湖
丽江泸沽湖在云南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,它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,在中国最深的淡水湖里也能排上前十,大家都叫它 “高原明珠”,湖面海拔差不多 2690 米,面积大概 50 多平方公里。泸沽湖这儿的人类活动历史很久远,能追溯到新石器时代。这里以前是多个民族搬家和融合的重要地方,独特的母系摩梭文化也在这儿慢慢发展起来。随着时间过去,泸沽湖的绝美风光慢慢被外面的人知道了,成了热门旅游地。
泸沽湖有泸沽湖、永宁坝、格姆女神山等有名的景点,它是由高原断层溶蚀形成的。湖水又清又蓝,透明度特别高,能清楚地看到湖底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鱼。湖边住着摩梭族、彝族等好几个民族,其中母系摩梭文化最特别,还能看到水面上飘着的 “水性杨花”。最近这些年,因为旅游业发展得特别好,泸沽湖迎来了最热闹的时候。每年接待游客能有几百万人次,旅游旺季的时候,湖面上全是游船,湖边的民宿和餐厅生意好得不得了,特别热闹。不过,游客数量一下子增加太多,旅游开发也过度了,产生了好多生活污水和垃圾,导致水质污染严重,水体富营养化指数一直在上升。同时,过度商业化也把当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破坏了,这颗 “高原明珠” 正慢慢没了以前的光彩。
3、怒江大峡谷
怒江大峡谷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,被叫做 “东方大峡谷”,平均深度有 2000 米,最深的地方能达到 3500 米,峡谷两边都是雪峰,特别雄伟壮观。怒江大峡谷是人类文明很重要的发源地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。这里以前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,见证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。千百年来,住在这儿的少数民族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。怒江的水奔腾咆哮,特别有气势。沿岸住着怒族、藏族、独龙族等少数民族,能体验到 “澡塘会”“鲜花节” 等有意思的民族活动。还有怒江第一弯、贡当神山、普化寺等景点,峡谷里的自然风光原始又壮美,生态环境也很独特。
以前,虽然交通不太方便,但是怒江大峡谷靠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,吸引了好多探险家和文化爱好者。特别是在民族节日的时候,峡谷里热闹极了,游客和当地居民一起庆祝,感受着浓浓的民族风情。不过现在有个情况,计划在这儿修建水电站,一旦水电站建成,怒江的水文条件就会改变,水位会变化,水流速度也会变慢,这可能会把峡谷里的生态系统严重破坏,好多珍稀动植物的生存都会受到威胁,峡谷原来的样子也会发生很大改变。
4、东川红土地
东川红土地在云南昆明市东川区,方圆几百里都是红土地,是云南红土高原上最集中、最典型、最有特色的红土地。这里的红土地是几亿年前就形成了,是长期地质演变和风化作用的结果。以前,当地居民主要靠种地生活,红土地上的农作物和独特的土壤颜色相互映衬,形成了不一样的田园风光。后来,摄影爱好者发现了这里,把它宣传出去,东川红土地就慢慢成了有名的旅游景点。
这里的土壤因为含有很多铁、铝等成分,所以呈现出暗红、紫红、砖红等不同的红色,在阳光的照耀下,色彩特别丰富,和蓝天白云搭配在一起,景色壮观极了。不同的季节,红土地上种着不同的农作物,像油菜花、洋芋花等,给这片土地又增添了很多色彩。旅游旺季的时候,尤其是春秋两季,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和洋芋花开放,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观赏和拍照。那时候,景区里全是人,各个观景台都挤得满满的,热闹非凡。可是现在,因为当地气候变化大,降水集中,再加上长期的农耕活动,水土流失特别严重,每年都有大量的表土流失。同时,为了多赚钱,人们过度开垦农田,把原来的植被都破坏了,红土地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差,景观也慢慢退化了。
5、大万世居
大万世居在深圳市坪山区大万路 33 号坪环社区西南的客家村,是全国最大的方形客家围屋之一,已经有 200 多年历史了,还被列入深圳市要提升改造的 “十大特色文化街区”。大万世居是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建的,是曾氏族人修建的,是曾氏家族住在一起、生活和防御的地方。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里,它看着曾氏家族人越来越多,也经历了时代的变化。抗日战争的时候,这里还当过抗日据点,起了很重要的作用。
大万世居周围都是翠竹,特别安静古朴,满满的都是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。围屋的建筑风格很特别,规模也很大,有好多房屋、庭院和街巷,里面布局很严谨,体现了客家人的家族观念和防御意识。这里保存了很多客家传统建筑元素和民俗文物,是研究客家文化很重要的实物资料。在清朝和民国的时候,大万世居里住了几百名曾氏族人,家族发展得很好,出了很多人才。那时候,围屋里生活气息特别浓,一到节日和庆典,族人就都聚在一起,热闹得很。但是现在,因为时间太久了,部分墙体长期被雨水冲,都塌了。同时,随着城市化发展得越来越快,年轻一代都搬走了,大万世居慢慢没了以前的生机。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资金补助,修缮和保护工作特别难,它正慢慢变得破破烂烂。
6、永泰古城
永泰古城在甘肃景泰县寺滩乡,已经有 400 多年历史了,是明朝的时候为了防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修建的,也叫永泰龟城,因为它的形状像金龟。明朝万历年间,为了加强边防防御,永泰古城就建起来了。在接下来的几百年里,它一直是重要的军事要塞,驻扎着很多军队。随着时间过去,军事功能慢慢变弱,成了当地居民住的地方。
永泰古城的城墙很高,周长大概 1.7 公里,城高差不多 12 米,有独特的军事防御建筑风格。城里有很多古建筑和庙宇,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历史气息。古城周边的自然景观也很特别,沙漠、戈壁环绕着它,和古城搭配得很好。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,永泰古城作为军事要塞,城里驻扎着几千名士兵,商人也很多,店铺一家挨着一家,特别繁华。一到集市的时候,周边的居民都会来这儿交易,热闹非凡。但是最近这些年,当地生态恶化得特别严重,水资源特别少,没办法满足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需要。每年都有很多城墙表面被风沙侵蚀,墙体慢慢破损。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,很多居民都搬走了,古城慢慢没了以前的热闹,感觉都快被沙漠 “吃掉” 了。
7、青海湖
青海湖在刚察县、共和县和海晏县的交界处,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,藏语叫 “措温布”,意思是青色的海,湖面面积大概 4500 多平方公里。青海湖的形成能追溯到 200 万年前,是地壳运动和地质变迁的结果。在很长的历史里,青海湖一直是周边游牧民族重要的水源和生活的地方,还孕育出了丰富的草原文化。随着旅游业发展起来,青海湖慢慢成了国内外都有名的旅游胜地。
青海湖湖水和天空一个颜色,光照很充足,有鸟岛、海心山等景点。湖边大片的农田和湛蓝的湖水相互映衬,景色特别壮美。每年春天,大量候鸟会来到鸟岛生活繁殖,成了一道独特的自然景观。旅游旺季的时候,青海湖周边全是游客,全国各地的人都来欣赏湖光山色。湖边的酒店、民宿都住满了人,旅游业的繁荣让当地经济发展得很快。但是现在,因为全球变暖,青海湖周边的气温升高,蒸发量变大,导致水位下降,在过去二十年里,下降了超过 1.8 米。同时,过度耕作和放牧让周围生态环境越来越差,草地都沙化得很严重,进一步破坏了青海湖的生态平衡,青海湖也越来越小。
8、章渡古镇
章渡古镇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,历史特别久,李白还为它写过 “西来第一镇”。章渡古镇是唐代开始建的,到现在已经有 1000 多年历史了。在古代,它是重要的水运码头和商贸集散地,因为地理位置好,吸引了很多商人和旅客,曾经特别繁荣。但是随着时代发展,交通运输方式变了,章渡古镇就慢慢衰落了。
古镇的房子都是挨着河建的,以前居民出门就是街道,推开窗户就能看到河,还有很多古老的木板店面和作坊,满满的都是古朴的水乡风情。这里的建筑风格很独特,是典型的徽派建筑,白墙黑瓦,排列得整整齐齐。在明清的时候,章渡古镇商业特别繁荣,店铺到处都是,还有 “小南京” 的美称。那时候,青弋江上船来船往,码头上货物堆得像小山,古镇里人来人往,热闹得很。但是现在,因为太久没人修了,很多古建筑都破得不成样子,还有安全隐患。同时,旅游业发展不起来,也没有钱投入修缮和保护,很多居民都搬走了,人都走光了,古镇就慢慢衰败了。
9、泰顺古镇
泰顺古镇在温州市泰顺县花洪线与花百线交叉路,被叫做 “中国古桥博物馆”,有好多座历史、艺术及科研价值都特别高的廊桥。泰顺古镇的历史能追溯到唐朝,在宋明时期发展得更好。这里的廊桥是唐宋时期开始建的,明清时期建得最多。这些廊桥不只是交通用的,更是当地文化的重要部分,见证了泰顺古镇的发展和变化。这里气候温和,雨水很多,山清水秀,生态环境特别好。古桥的建筑风格很独特,融合了木拱、石拱等好几种建筑形式,造型好看,工艺也很精湛,有着浓浓的历史韵味。每座廊桥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和传说,给古镇添了不少神秘色彩。在古代,泰顺古镇的廊桥是连接周边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,也是人们社交、娱乐的地方。一到节日,廊桥上就会举行各种活动,热闹非凡。那时候,古镇的商业也很繁荣,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商人。
但是现在,因为时间太久没人修,再加上长期被风雨侵蚀,廊桥的结构慢慢损坏了。从 2000 年到现在,已经有好几座廊桥被洪水和风暴毁掉了。同时,气候变化和地质灾害让维修难度和成本都增加了,很多廊桥都快塌了,泰顺古镇这个 “古桥博物馆” 都快守不住这些古桥了。
10、喀纳斯湖
喀纳斯湖在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,被大家夸成 “人间仙境、神的花园”,还是国家自然遗产,湖面海拔 1374 米,面积 45.73 平方公里。喀纳斯湖地区的人类活动历史能追溯到几千年前,这里以前是古代游牧民族夏天放牧的地方。随着时间过去,喀纳斯湖的绝美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,成了旅游胜地。最近这些年,喀纳斯湖的旅游业发展得特别快。这里有驼颈湾、变色湖等景点,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季节和光线变化,周围森林很茂密,风景美得像画一样,还充满了神秘色彩。喀纳斯湖的湖水又清又透明,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,会变成不同的颜色,像深蓝、浅绿、乳白等等。
旅游旺季的时候,喀纳斯湖景区全是游客,每天接待游客能达到几万人。游客们在这儿欣赏自然风光、体验民俗文化,景区里的酒店、餐厅、民宿等生意都特别好。但是随着旅游业发展得太快,游客数量一下子增加太多,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。因为环保设施不完善,这些污水和垃圾没有经过有效处理就直接排放了,导致水质污染严重,喀纳斯湖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很大威胁,这个 “人间仙境” 也快保不住了。